但为什么有的人广告跑得飞起,有的人却只是在烧钱陪跑?
说到底,关键就在于——筛选精准度。
今天,我想结合我在Kakao实操中的真实经验,分享三个能立刻提升广告精准度的关键点,帮你花小钱、撬大市场。
一、兴趣标签:少即是多,精准锁定高意向
很多人第一次做Kakao筛选,总想着“标签选得越多越好”,结果:
曝光高
点击低
转化更低
我的建议:
每组广告兴趣标签控制在3-5个
只选择与你产品直接相关的兴趣
避免泛标签:比如“购物”“生活”这类过宽兴趣
案例:我们为一家护肤品牌推广新品时,只选了“敏感肌”“护肤”“天然有机”三个标签,最终CPA比上个版本降低了37%。
二、行为标签:用行动数据筛出高价值用户
Kakao不仅有兴趣标签,还有一套非常强大的行为标签——这是很多人忽略的关键。
为什么行为标签重要?
因为兴趣代表“喜欢”,行为代表“意图”。只有行为能真实反映出用户是否有行动力。
常用行为标签推荐:
近期浏览/购买
曾与广告互动
活跃用户
兴趣+行为的筛选交集,可以有效降低无效曝光,提升点击和转化。
三、地域+设备+年龄:拆分维度,精细化测试
Kakao广告的另一个误区是——很多人直接“全国+全设备+全年龄”一把梭。
这种做法下,算法学不准,数据更看不懂。
实操建议:
地域: 只投消费力高的城市:首尔、釜山、济州
设备: 单独跑iOS和Android,调整素材风格
年龄: 精细到10岁年龄层,一组一测
每个组合单独建广告组,小预算+AB测试,数据很快就能跑出方向。
我自己实操过的一个项目,通过将地域细分为首尔/釜山两组,结果CPA差异高达48%,如果不拆分,数据根本看不出来。
四、总结:筛选不精准=广告白做
Kakao广告之所以被很多人说“烧钱”,本质是筛选没做对、没做好。
记住这三个关键点:
兴趣标签要少而精
行为标签必须叠加
地域、设备、年龄分开测试
这套方法,我亲测有效,无论是做DTC还是App拉新,都会直接拉升转化。
最后一句话——选对了人,才能省钱、省力、出效果。